
疫情過后,盼來了9月的正常開學。而國家的“雙減”政策一來,幾家歡喜幾家憂,小學一二年級都不用考試了,學生也推遲放學了,校外周末學科培訓也叫停了……那你是否又在思考該讓孩子去學點什么特長了呢?
其實,我認為不管是哪種培訓班,其最大的目的和意義在于安慰家長。
有沒有發現,女人和孩子的錢是最好賺的。女人愛美,所以賣衣服和化妝品就足矣。而孩子從出生吃穿用度還不說,廣告轟炸,2-8歲學什么,思維、語文、數學、英語……
看到別的孩子英語識字唐詩都好厲害,迫不及待也讓孩子學起來。這些都正常。不上不行,別人都在上??;樂器、畫畫、舞蹈……我只是給他培養點興趣愛好,熏陶一下;孩子自己要去學,我也沒有辦法……
說來說去,不上補習班,家長心難安。
昨天和朋友聊天,說起幼兒園的興趣班,我說報了啥?她說,籃球。我問,校外還報了啥?機器人。我笑著說,加上我們讀書會,這不三個興趣班了嘛。之前,我多次和知行讀書會(主要以國學誦讀為主)的家長們聊起我的想法,我說在孩子6歲之前,我只陪他做兩件事,一是讀書,二是運動。6-12歲的孩子,我建議選擇參加不超過2個培訓班(不管是興趣還是素養),把足夠的時間,留出來閱讀、閱讀、閱讀!
我的本意也不是說參加了我們讀書會,就什么補習班也不用去了,我只是不忍心看到孩子才這么小,就奔波在各種補習的路上。小區里我了解到的,有個娃就報了早教、小主持和機器人等課程,所以也是斷斷續續參加讀書活動。而大班6-12歲的孩子,每次讀書會都來去匆匆,因為他們需要趕場,參加下一個培訓班。最少的有三四項,多的居然有七八項。我不知道孩子有多少的精力轉戰,也不知道家長有多少的期望。
我認為,大一點孩子會對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更明確的選擇,而且會學得更快。比如,6歲之前學鋼琴苦的是家長,那還不得你跟著學,學好了才能教他督促他。事實上有多少家庭里的鋼琴是蒙著灰的呢。就算過了12級卻不愿意再去碰鋼琴,那又有什么價值和意義呢?樂器不走專業什么時候學都不晚。再比如學英語,母語重要還是英語重要呢?母語用得多還是英語用得多呢?現在一部手機加翻譯軟件APP就可以讓你瀟灑走世界了。
總之,我的建議是,尊重孩子的選擇,選擇1-2樣他的興趣愛好就可以了,不要超過3個培訓班學習。盡量選擇互補型,孩子喜動就選擇靜,孩子喜靜就應選擇動,膽小的多參加團體活動。
學習是馬拉松,考驗的是孩子的學習能力與持久力。學有余力,才能持久。過度開發,過早開發,無疑是涸澤而漁。
責編:周媛
來源:株洲高新區(天元區)融媒體中心
人民日報|有心服務 有愛相傳——湖南株洲天元區探索志愿服務積分制,發起志愿活動8000余個
株洲日報頭版丨高新區:梯度培育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
新華財經丨株洲高新區:聚焦優勢產業,鋪排96個市級重點項目
湖南日報 | 北汽株洲綠色工廠造出“網紅的士”
湖南日報 | 中車電動新能源環衛車亮相株洲街頭
株洲日報丨天元區“敲門”走訪35萬余人次
湖南日報 | 株洲高新區“七大工程”打造制造強區
株洲日報丨株洲高新區:機關干部進園區 防疫生產兩不誤
下載APP